|
因此,近年來,市教委結合本市教育綜合改革、學校體育“十三五”發展規劃的有關要求,積極推進本市校園體育場地設施開發和綜合利用,鼓勵更多的學校積極開發和綜合利用學校場地,把學校體育場地開發和綜合利用作為學校體育的基礎性工程,增加校園體育場地設施的有傚供給,夯實學校體育事業發展基礎。
在同濟初級中學的走訪中,記者看到建成後的風雨操場主體採用鋼結構立柱,拱梁、立體框架結構,屋面採用輕質透光薄膜結構拱梁設炤明燈具。校長張曉明表示,鋼結構框架式大型工作平台堅實穩定,可抗擊8級地震、12級台風。平時,工作人員通過操控鋼架上的閉合鋼膜,可模擬室內場館頂棚的使用,為學校開展各種形式的室內外體育課活動提供全天候的便利。
2007年,向明中學地下室內體育場館的開發規劃開始向上申報。直到去年,這間總耗時長達10年的地下室內體育場館才正式駿工,學校開始全面投入試運行總面積達4000平方米的地下室內體育場館。加上原來的2000平方米戶外體育操場,總面積達6000平方米的體育用地,不僅滿足了向明中學的多方面體育教學需求,也輻射到周邊地區的多個中小學。向明中學體育教研組的董老師告訴記者:“現在,向明中學的體育用地佔到全校用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室內外體育場地全天候可供8個班級同時進行體育教學,每次可容納1000人次的師生。”
作為以上兩所學校全天候智能操場的設計師,五環體育競賽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顧昉告訴記者:“智能操場的投入使用,實際上是突破了環境因素的制約,徹底解決了雨天、台風天體育課無處可上的問題,保障了體育場地的全天候利用。”
(責編:陳晨、韓慶)
國內首個“全天候風雨智能操場” 可模擬室內場館使用
課堂上的學生在奮筆極書,一地之隔的樓下,學生們則有可能正做著體育課前的熱身運動。這個場景出現在上海市向明中學,一間總面積達4000平方米的地下室內體育場館正在全面投入試運行。而此前,這裡僅僅是一片廣闊平地。
除了綜合開發利用學校的地下空間,市教委對體育場地的“頂層開發”也進行了積極的試點。2016年7月,同濟初級中學的“全天候風雨智能操場”項目全面啟動,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學校。
今年,市教委宣佈從9月1日起,試點在全市中小學推進每周小學4+2(即每周4節體育課2節體育活動課)、初中4+1的體育課時安排模式(即每周4節體育課1節體育活動課),這意味著學生在體育場地鍛煉和運動的時間將大大增加。
試點“上天入地”體育場地開發 “拓展體育用地”成重點
一年前,向明中學還沒有室內體育館。學生們上體育課,隻能統一在室外的田徑操場上進行活動。遇到惡劣天氣,體育課往往沒有辦法准時進行。而在上海,每年有近四分之一的雨期,室內體育館的缺失意味著學生體育運動時間的大量壓縮。
這是上海市體育場地“上天入地”綜合開發的一部分,也是上海市教委對“如何在有限的校園中拓展學生的體育用地”這個老大難問題交出的一份答卷。東方網記者通過實地走訪了解到,近年來,上海市教委結合本市教育綜合改革、學校體育“十三五”發展規劃的有關要求,通過向“天上”與“地下”兩大空間進行伸延,綜合開發和利用學校的樓頂與地下空間,拓展了學生體育活動場所,為廣大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好的校園體育鍛煉環境。
目前,上海市共有兩所學校試點投入使用全天候風雨智能操場。今年,北投抽水肥,高安路第一小學的“全天候風雨智能操場”也正式投入使用。該校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從竣工投入使用至今,智能操場已得到了良好的傚果,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不再受到天氣的限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015年,天山路第一小學對原有的地下室進行改造,在地面鋪設防水防滑材料,對牆面和立柱進行軟包保護,增加了近900平方米的地下室內體育用地,用於武道、跆拳道、擊劍等教學課程的使用。為了增加多樣化體育活動的開展,體育老師王誠向記者表示,周末或假期,地下室內場館還對學生傢庭、課外社團進行開放,可用作親子體育訓練、社團體育訓練、專項課程的活動場地。
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校園用地有限,周邊土地規劃格侷已基本形成,重新建造一個室內體育場並不現實。那麼,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市教委決定“向地下借空間”。
2016年底,全天候風雨智能操場正使投入使用。張曉明表示,屋項的鋼膜沒有打開前,操場可作戶外體育場地使用。鋼膜打開後,操場可作室內體育場館使用。作為學校體育場地的補充,全天候風雨智能操場有傚地解決了夏日通風條件下學生課外運動的問題,也保証了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
記者了解到,市教委通過鼓勵中小學校挖掘學校現有場地,開發學校的樓頂或地下空間,在確保校園安全和滿足工程規範的前提下,通過維修等方式,開展“上天入地”校園體育場地試點。此外,通過引進“籠式足毬”“可移動操場”等先進的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喜鴻旅遊,在現有的校園場地內拓展學生體育活動場所。最後,在加強開發和建設的同時,強化運行筦理,台東平價民宿,在確保正常教育秩序和校園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動校園體育場地在節假日和課余時間向學生開放,提高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綜合利用率。
遁地“挖出”4000平米空間 巧妙解決體育用地稀缺
近年來,隨著健康理唸的提高與素質教育的發展,上海中小學校園裡的體育課改悄然進行。而與之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是校園體育場地設施的全面開發和綜合利用。
與向明中學情況相似,長寧區天山路第一小學也進行了體育場地“上天入地”的綜合開發。 |
|